成都惟尚建筑设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扫描二维码,进入分享
2017-10-10 设计

近日,在遵义红花岗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体建设项目中,我司从多家设计单位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专家与业主一致好评,以第一名中标该项目。


项目概况:

根据中央推进以简政放权为重点,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要求,遵义红花岗区政务服务中心拟采取选址新建的方式,以满足红花岗区公共服务职能部门能全部入驻集中办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处“以人为本、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政务服务窗口。

项目用地位于红花岗海尔大道西侧核心区,东临30米主干道共青大道,北接20米幸福大道,西侧12米规划道路将用地由南至北限定为不规则三角形。用地南北长约300米,为主要城市界面,东西宽约130米,规划净用地面积45.82亩。

 

 设计思考: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潮中诞生的集信息与咨询、管理与协调、投诉与监督的政务服务中心,越来越显示其职能使命的重要作用。制度转变带来建筑形式的改变。不同于以往的严肃端庄,政务中心作为政府的“窗口”,如何高效便捷满足群众“一站式”政务服务的要求,同时展示区域创新风貌是设计思考的重点。

窗口——建筑形象以一个简洁的窗口形象,很好的诠释了政务服务中心是政府对外办公的窗口这一主要职能。敞开的窗口也喻意政府的开放姿态,与市民建立无障碍的沟通渠道。

零距离——结合“窗口”的建筑外形,政务服务大厅以一个圆形的空间形态植入其中,位于建筑中心。政务服务窗口与等候大厅构成环抱的平面形态,使得市民在开敞舒适的等候空间环境里方便的观察到每一个服务窗口,同时也很好寓意政府服务与市民之间的“零距离”。

一站式服务—外来办事人员只需要进入中心圆环,便捷的流线,开场的视野,在这个引入天光的开敞空间便可轻松完成咨询,等候,休息,办理等事物,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市民对政府的满意度。

人性化的空间——与景观融合的室外景观阶梯,引入天光的政务大厅,可参与的屋顶花园等,都给市民在等待办事及办事路径过程中提供美好的空间体验,是对传统政务服务中心的一种空间创新,让市民在等候办事的过程中不再无聊焦躁。

项目主要功能为政务中心及综合服务配套两部分。

将政务中心设置于地块北侧主干道交叉口标志性位置,政务中心采取稳重沉稳的中心对称布局,市民办事可由东侧共青大道主广入口场进入,也可由北侧幸福大道次入口广场进入,政务内部办公人员则由西侧进入,人员流线清晰明确。东侧、北侧市民广场结合绿化生态景观设计共享城市空间,成为城市“绿脉”。

东侧内凹的建筑主入口形成灰空间,将室外广场与室内中庭空间完美融合。西侧内部人员入口结合绿化生态地面停车场,独立且便捷。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呼应了亲民的设计原则,使得政务中心的形象更加开放。

综合服务配套位于地块南侧,沿主干道布置,并围合成独立的内院与政务中心相对独立。配套办公塔楼临西侧规划道路布置,退让城市主干道并形成逐层退台的造垂直森林,丰富城市天际线。

功能布局:


政务服务中心市功能通过中心圆形中庭组织,围绕中庭根据经济、政法、企业等服务窗口按种类分区域设置,使办事流线高效、便捷。

内部办公流线从西面独立入口组织动线,从一至三层分区域设置。政务服务与内部办公流线前后相对独立设置又能紧密联系,保证“前台办理、后台审批”的集中办公要求。

综合服务配套临主干道设置,两栋办公塔楼于西侧次干道设置独立入口大堂,结合层层退台的屋面绿化形成共享平台,通过空中廊道与政务中心二三层相联系,配套服务结合绿化空间形成连续的空中平台,设置茶室、咖啡、餐饮等配套服务功能。

立面特色:


根据“形式追随功能”的建筑外立面设计原则,我们希望通过立面设计体现透明、公开、高效、绿色等特色,以展现政府对外服务窗口的建筑特质。

政务中心整体通过浅色石材与大面玻璃幕墙穿插展示一种稳重但又公开、透明的窗口形象。中心圆形中庭采用金属穿孔板表皮的节奏变化与实体墙面形成刚柔并济的律动节奏,同时增加采光和景观视线的通透。次广场立面百叶雕花延续贵 

州特色民间艺术簸箕画上簸箕编制的纹理符号,以呼应其地域文化特色。

配套服务建筑外立面通过对玻璃反射值的控制及竖挺线条疏密变化,不同材质的质感与组合形式的有机变化为建筑增加动感与时尚,层层退台的立体绿化屋面与政务中心屋面花园结合,为人们提供一个赏景休闲的绿色空间。

©2004-2015 SUNWAY INTERNATIONAL ARCHITECT DESIGN CO.LTD